春日回暖,大江南北的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景象。今年,“多上科技少用人”已成為備春耕大勢,各類智慧技術、農機具等大顯身手,為豐產豐收打下了好底兒。讓我們一起走進廣闊的農田,感受大地上的新氣象。
“蟲臉識別”構筑害蟲識別“天網”
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,科學家們正舉著加裝了攝像頭、溫度、濕度傳感器、GPS定位和手機的“自拍桿”給地里的害蟲們拍“寫真”。
這可不是“數蟲玩”,農作物也怕“疫情”。病蟲測報是科學防治和精準用藥的前提,更是植物保護乃至農業生產的基礎。
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杜健銘博士說,“蟲臉識別”幾乎涵蓋了所有農作物中400余種害蟲的“相貌”,構筑了一張“天網”。構筑了一張“蟲臉識別”的“天網”。目前這種“自拍桿”針對小麥、水稻、油菜、玉米、大豆5種大田作物的50余種病蟲害,平均識別率達到75%,其中16種重大病蟲害識別率達到85%以上。
杜健銘介紹,蟲臉識別”就是使用人工智能技術,讓計算機自動識別圖片中蟲子的種類和數量,不只識別害蟲,系統還能識別莊稼的病害,結果也更準確。無論是高高的果樹,還是茂密的作物叢,抬手就能拍。一旦作物根莖、葉片上有蟲,智能終端就能自動識別害蟲種類,并進行數量統計,研判害蟲發生級別,提出相應對策。
衛星遙感信貸技術首次運用于國內春耕
今年,我國春耕迎來了科技助手,衛星遙感信貸技術首次運用于國內春耕。
郁凱是第九年參與春耕,像許許多多的種糧大戶一樣,他也遇到了資金周轉問題。以前都是到處跑著借,準備一堆材料麻煩不說,還不一定能借到。但今年有了衛星,不一樣了。
近日,郁凱在手機上圈了自己種的地,天上的衛星迅速掃描,觀測地塊面積、在地作物的種類、長勢,然后評估。幾分鐘時間,29萬春耕貸款就到賬了,而且免除了2個月利息,可以用于購買化肥和租賃農具了。“10年前想知道地多長多寬,還得拿皮尺量哩。10年后,咋也沒想到能用上衛星。神奇!”郁凱說。
這套衛星遙感信貸技術代號為“大山雀”,技術原理是農戶在手機地圖上圈出土地,確認自己的地塊后,網商銀行通過衛星圖像識別地塊的農作物面積、作物類型,并通過風控模型預估產量和價值,從而向農戶提供貸款額度與合理的還款周期。
據了解,為了讓廣大種糧戶獲得更便捷、精準的資金支持,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與網商銀行深入推進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,利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數據的成果,引入衛星遙感技術,準確把握農民春耕種植需求,精準給予農民信貸授信,大幅提升了農民獲貸率。
智慧農業系統 讓農事安排更合理
“別人看天,我看屏幕;別人有好經驗,我有大數據。”近日,筆者走進位于山東省海陽市留格莊鎮步鶴村京盛合作社的400多畝小麥優良品種繁育基地,負責人楊京勝告訴說,他這說的可不是玩笑話。前不久,一場及時雨傾盆而下,旱了多日的農田“喝個飽”。其實,沒下雨前,楊京勝就知道這場雨了,“我手機里這個‘線上智慧農業系統’提前48小時預報天氣,播種、噴藥我都‘看天’而定,這樣農事安排更合理。”
“智慧農業系統就是利用互聯網、云計算等新一代科技融合到農業生產過程中,提升管理效率,節約生產成本,提升產品品質。”楊京勝說。
言語間,楊京勝指了指小麥基地旁邊的100畝花生基地,農機手們正嫻熟地操作著兩臺“大家伙”在來回耕作。“你看,他們在那春耕,我用手機就能通過智慧系統看到他們用農機耕作的作業質量、作業面積、作業時間和作業地點。”楊京勝說,合作社擁有各類農業機械100多臺(套),涵蓋小麥種植過程中從播種到收獲的各個環節的農機有80臺,這80臺農機他都能通過手機監測到。
無人農場里春耕科技味十足
拖拉機耕整著土地,駕駛座上卻空無一人;無人駕駛高地隙噴霧機從空中噴灑農藥,自動根據作物長勢調整用量……在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逕下村春耕備耕現場,工作人員動動指尖就能進入智慧農業模式,“科技范兒”十足。
今年2月,黃埔區引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團隊的“無人農場”,計劃利用該區大吉沙島100畝水稻田,打造“無人農場”,探索“無人農場”的標準化建設。從水稻播種、施肥、噴霧、收獲等全過程無人化,努力破解“誰來種地”“怎么種好地”的難題。
“與傳統的耕作方式不同,無人機變量施肥結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,可以對農作物‘察言觀色’,快速獲知農作物生長的營養豐缺情況,根據作物的長勢不同控制施肥量。”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博士周志艷介紹,這種方式可以大幅度減少勞動力投入,且肥料撒施均勻、用量更精準。
據了解,無人農場是實現智慧農業的一種途徑,包括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,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,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,作物生產過程實時全監控,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等五大特點。同時,主要依托生物技術、智能農機和信息技術等三大技術的支持。
“蟲臉識別”構筑害蟲識別“天網”
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,科學家們正舉著加裝了攝像頭、溫度、濕度傳感器、GPS定位和手機的“自拍桿”給地里的害蟲們拍“寫真”。
這可不是“數蟲玩”,農作物也怕“疫情”。病蟲測報是科學防治和精準用藥的前提,更是植物保護乃至農業生產的基礎。
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杜健銘博士說,“蟲臉識別”幾乎涵蓋了所有農作物中400余種害蟲的“相貌”,構筑了一張“天網”。構筑了一張“蟲臉識別”的“天網”。目前這種“自拍桿”針對小麥、水稻、油菜、玉米、大豆5種大田作物的50余種病蟲害,平均識別率達到75%,其中16種重大病蟲害識別率達到85%以上。
杜健銘介紹,蟲臉識別”就是使用人工智能技術,讓計算機自動識別圖片中蟲子的種類和數量,不只識別害蟲,系統還能識別莊稼的病害,結果也更準確。無論是高高的果樹,還是茂密的作物叢,抬手就能拍。一旦作物根莖、葉片上有蟲,智能終端就能自動識別害蟲種類,并進行數量統計,研判害蟲發生級別,提出相應對策。
今年,我國春耕迎來了科技助手,衛星遙感信貸技術首次運用于國內春耕。
郁凱是第九年參與春耕,像許許多多的種糧大戶一樣,他也遇到了資金周轉問題。以前都是到處跑著借,準備一堆材料麻煩不說,還不一定能借到。但今年有了衛星,不一樣了。
近日,郁凱在手機上圈了自己種的地,天上的衛星迅速掃描,觀測地塊面積、在地作物的種類、長勢,然后評估。幾分鐘時間,29萬春耕貸款就到賬了,而且免除了2個月利息,可以用于購買化肥和租賃農具了。“10年前想知道地多長多寬,還得拿皮尺量哩。10年后,咋也沒想到能用上衛星。神奇!”郁凱說。
這套衛星遙感信貸技術代號為“大山雀”,技術原理是農戶在手機地圖上圈出土地,確認自己的地塊后,網商銀行通過衛星圖像識別地塊的農作物面積、作物類型,并通過風控模型預估產量和價值,從而向農戶提供貸款額度與合理的還款周期。
據了解,為了讓廣大種糧戶獲得更便捷、精準的資金支持,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與網商銀行深入推進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,利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數據的成果,引入衛星遙感技術,準確把握農民春耕種植需求,精準給予農民信貸授信,大幅提升了農民獲貸率。
智慧農業系統 讓農事安排更合理
“別人看天,我看屏幕;別人有好經驗,我有大數據。”近日,筆者走進位于山東省海陽市留格莊鎮步鶴村京盛合作社的400多畝小麥優良品種繁育基地,負責人楊京勝告訴說,他這說的可不是玩笑話。前不久,一場及時雨傾盆而下,旱了多日的農田“喝個飽”。其實,沒下雨前,楊京勝就知道這場雨了,“我手機里這個‘線上智慧農業系統’提前48小時預報天氣,播種、噴藥我都‘看天’而定,這樣農事安排更合理。”
“智慧農業系統就是利用互聯網、云計算等新一代科技融合到農業生產過程中,提升管理效率,節約生產成本,提升產品品質。”楊京勝說。
言語間,楊京勝指了指小麥基地旁邊的100畝花生基地,農機手們正嫻熟地操作著兩臺“大家伙”在來回耕作。“你看,他們在那春耕,我用手機就能通過智慧系統看到他們用農機耕作的作業質量、作業面積、作業時間和作業地點。”楊京勝說,合作社擁有各類農業機械100多臺(套),涵蓋小麥種植過程中從播種到收獲的各個環節的農機有80臺,這80臺農機他都能通過手機監測到。
無人農場里春耕科技味十足
拖拉機耕整著土地,駕駛座上卻空無一人;無人駕駛高地隙噴霧機從空中噴灑農藥,自動根據作物長勢調整用量……在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逕下村春耕備耕現場,工作人員動動指尖就能進入智慧農業模式,“科技范兒”十足。
今年2月,黃埔區引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團隊的“無人農場”,計劃利用該區大吉沙島100畝水稻田,打造“無人農場”,探索“無人農場”的標準化建設。從水稻播種、施肥、噴霧、收獲等全過程無人化,努力破解“誰來種地”“怎么種好地”的難題。
“與傳統的耕作方式不同,無人機變量施肥結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,可以對農作物‘察言觀色’,快速獲知農作物生長的營養豐缺情況,根據作物的長勢不同控制施肥量。”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博士周志艷介紹,這種方式可以大幅度減少勞動力投入,且肥料撒施均勻、用量更精準。
據了解,無人農場是實現智慧農業的一種途徑,包括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,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,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,作物生產過程實時全監控,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等五大特點。同時,主要依托生物技術、智能農機和信息技術等三大技術的支持。
農先鋒網聲明: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,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,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,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,請立即與網站(www.syn-lube.com.cn)聯系,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。
聯系郵箱:3267146135@qq.com
聯系郵箱:3267146135@qq.com